【中海达无人机激光雷达】中部四川盆地某区域电力勘测选线项目

  • yth2206游艇会

    中海达logo

    搜索
    中部四川盆地某区域勘测电力选线项目



    项目背景

    该项目测区位于中部四川盆地某区域,面积约3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760米,最低点海拔290米。地形狭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植被覆盖度高。

    ▲测区卫星图

    痛点分析

    测区地形复杂,人工测量工作量大、效率低,且视野有限,盲点区域多;植被覆盖率高,林深树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无法高效获取测区准确高程数据;交通条件差,起降点选择受限,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要求高。

    实施方案

    围绕测区面临的痛点,项目采用了中海达智喙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搭载蜂虎大载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解决方案。其中,智喙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拥有1500m超远测距能力,可以应对测区地形复杂、高落差挑战;拥有200万点/秒高点频,综合精度优于5cm,满足了高精度、复杂地物场景作业;拥有四次回波技术,可穿透植被,反馈真实地表信息,可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

    同时,蜂虎大载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动力强劲,单架次续航约120分钟,可以快速、大面积获取数据成果。此外,中海达还配备了超高性价比的“无忧保障包”服务,让飞行作业没有后顾之忧。

    ▲智喙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


    ▲蜂虎大载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作业过程

    1.航线规划

    根据测区地形地貌特征、数据精度要求、设备性能、点云重叠率设计合理航线,共计规划4个架次,相对航高为350m-400m,航宽为150m,飞行速度为21m/s,保证更效率、更安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航线规划界面图

    2.安装起飞

    智喙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采用集成化设计,结构紧凑,安装过程简单快捷。安装调试后,无人机搭载智喙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按照航线规划路径起飞作业。

     

     ▲无人机作业现场

    3.检查点及像控点采集

    利用中海达iRTK 5X对整个测区控制点和检查点坐标进行采集。

     

     ▲检查点及像控点采集


    成果展示

    1.点云密度

    原始点云植被处点密度约39pts/㎡,地面点密度7.4pts/㎡。

    ▲植被处点密度

     

    ▲地面点密度

     

    2.点云穿透性

    下图中橙色为分类后地面点,可见激光点云能有效穿透密林植被,获取真实地面点。


     

    ▲分类后地面点图

     3.点云展示

    ▲局部点云

    4.DOM成果

     

     ▲DOM成果一

     

    ▲DOM成果二

     

    5.DEM成果

    最终采集的点云数据经过与提前做的验证点进行比对,高程中误差优于5cm,精度满足1:1000的测图要求。

     

     ▲测区局部DEM成果

     

    ▲测区DEM成果                         ▲点云精度检查结果

    项目总结

    本项目利用中海达智喙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搭载蜂虎大载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获得的原始点云数据,满足高精度1:1000测图要求,为电力选线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通过应用,中海达机载激光测量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电力部门在面对植被茂密、地势险峻的复杂环境时,快速、精准获取地面三维空间信息,为电力部门开展选线勘测、巡视检查、运行维护等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



    线上
    咨询